【健康】國健署:國人肥胖症每 5 人約有 1 人 醫師透露減重要點

發表於 2021/03/04 1,150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
給讚
收藏

2021-03-03 13:57 聯合報 記者黃惠群/台北即時報導


肥胖被世界衛生組織(WHO)定義為一種慢性疾病。(圖片來源:123RF) 


最新 108 年國人十大死因中,至少七項與肥胖有關,且國民健康署最新數據顯示,國人每 5 人就有 1 人有肥胖問題。專家表示,逾 8 成肥胖症患者認為肥胖可以靠自身努力解決,通常不會主動尋求臨床醫師的協助,但其實醫療專業人員介入成效佳,可請教家庭醫學科、內科、新陳代謝科醫師協助減重,臨床減重計畫以 3 至 6 個月為原則,每個月約減重 1 至 2 公斤,讓患者「務實減重」,循序漸進並能達成目標。

根據最新的「國民營養調查 2016-2019 年」,已有近半(47.97%)成年人有體重超標(BMI>24)問題,其中,更有兩成人口有肥胖(BMI>27)問題,代表平均 5 位成人中,就 1 位有肥胖問題。

肥胖被世界衛生組織(WHO)定義為一種慢性疾病,且會引起諸多毛病,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楊宜青指出,在 108 年國人十大死因中,糖尿病、腦血管疾病、癌症、高血壓性疾病、心臟疾病、腎炎及腎臟病變、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均與肥胖有關。另國外研究顯示,肥胖患者相較於體重健康者,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超過 7 倍。

另國外跨五洲肥胖管理認知研究有 14502 名肥胖者、2785 名醫師參與,亞洲國家包含日本、南韓。楊宜青表示,該研究結果顯示,逾 8 成肥胖症患者認為肥胖可以靠自身努力解決,認為少吃、多動、持之以恆就可以成功減重,通常不會主動尋求臨床醫師的協助,但其實醫療專業人員協助減重成效佳,可請教家庭醫學科、內科、新陳代謝科醫師。

台灣肥胖醫學會秘書長張皓翔指出,臨床門診不乏遇到民眾訂定誇張減重計畫,希望一次減重 20 公斤等;一般醫師訂定減重計畫以 3 至 6 個月為原則,擔心時間拉太長,患者會疲勞,目標下降 5 至 10% 體重,每個月約減重 1 至 2 公斤,讓患者「務實減重」,循序漸進並能達成目標。

張皓翔說,其實吃進去的能量少於人體消耗的能量,體重自然就會下降,若沒有,可能是有控制飲食慾望、製作低熱量飲食有困難等問題,就要引進其他支援,如提供食物選擇方式,必要時會開立抑制食慾藥物,但減重治療仍以「非藥物治療」為先,讓患者健康吃、聰明動、天天量體重。

明日 3 月 4 日為世界肥胖日,今年主題為 EVERY BODY needs EVERYBODY,有「每個人都需要每個人支持」之意,國民健康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表示,「健康體位」是國人健康的基石,希望大眾對肥胖控制抱有正面的態度,營造支持性環境,讓患者在減重路上不再孤單。

  • 體重控制友善看診環境:診間「停、看、聽」三步驟,醫護主動關心,患者不再害羞詢問。
  1. 「停」確認:患者進入診間坐上診療椅之前先停一停,先測量身高體重,確認體位 BMI 值。
  2. 「看」關懷:醫護人員看診時發現 BMI 值超標病患,主動關懷患者的體重控制狀況。
  3. 「聽」支持:傾聽患者對於體重控制的想法,對患者嘗試體重控制意願表達支持,開啟醫病溝通、交流體重控制的觀念,協助患者改善生活環境,提高體重控制行動力。



「減重」診間「停、看、聽」三步驟,共營醫病討論好氛圍。(圖片來源: 國民健康署提供)


資料來源:udn 聯合新聞網


*健康新知 盡在運動筆記*

往下滑看下一篇

抵達終點!沒有更多文章了!

請在此留下訊息,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

跑步足跡 + 30